吉林省一位民俗学家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史中不仅有延续八千年的“龙文化”,还有更为悠久、长达万年的“虎文化”。
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汪玢玲在最近出版的《中国虎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出的。
她认为,与“龙文化”处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相比,“虎文化”的应有地位长期以来被忽视。其实,“虎崇拜”应早于“龙崇拜”,因为虎图腾取材于原生动物,是早在原始社会狩猎时期就出现的;而“龙”则由几种动物的形象综合而成,传说它能兴云布雨,是在农业社会中兴起的。
老虎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汉字“王”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山君”、“兽中之王”、“镇山之神”。
这位教授说,1988年在河南省汉阳“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蚌塑龙、虎图形,被称为“天下第一龙虎”。虎在墓主人之左,龙在右,表明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信仰中,龙虎文化同时存在,并且虎的地位高于龙。
她说:“由于老虎是世界上最美丽雄健的兽王,其山神、祖神、保护神的文化祖师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魅力,而且它与龙文化互为纽带,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很能代表中华民族的龙腾虎跃的文化气质。老虎比任何动物都能代表中华民族勇猛精进、虎虎有生气的民族精神。”
她说,在原始社会,人类以打猎为生,他们对威武雄壮的老虎既恐惧又艳羡,于是奉之为神和图腾,形成“崇虎文化”,并模拟其形态、仿效其吼声,创造了汉字“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虎”字,都是虎头的简化、象形或虎皮的摹写,“虎”的读音也是虎吼的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