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九江行 梦之旅
2013年09月05日 13:59

吴惠萍

  去九江看看,是我儿时的梦想。这个梦想,源自于我对一首诗辞的热爱。

  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教我背一些古代的诗词歌赋。我当时全然不解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很上口,就当顺口溜一首接一首地背诵。记得有一天,父亲教我背《归去来兮辞》,他是那样的陶醉,他背着手,摇着头,在屋里来回地踱着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背着背着,我分明地看到父亲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花……长长的辞赋背完了,父亲仍久久沉浸在它的氛围中。我好奇地问父亲,父亲于是开始给我讲陶渊明的故事。讲他如何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如何的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归心似箭……

  陶渊明是父亲的最爱。父亲念过私塾,是个律师。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父亲的引导下,我渐渐地喜爱上了古典文学。并像父亲一样,不仅欣赏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更欣赏诗歌背后的伟大灵魂,并常常以陶渊明那样的高尚人生观来历练自己。

  在读大学中文系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并惊奇地发现:李白、白居易、苏轼、周敦颐等许多文学大师的千古名篇都来自于九江,这里真是积存了太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特别是陶渊明那人人平等的“桃花源”令我神往。我希望有一天,能踏上九江这片神奇的土地访古寻幽。

  一晃20年过去了,身居海外的我,“九江梦”似乎离我越来越遥远。终于有一天,我得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要组织华文教师到江西九江“游学”去!虽然有诸多琐事缠身,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于今年7月底,跨过万水千山,终于来到了陶渊明的故乡!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沐浴着鄱阳湖的清风,体会着陶渊明当年的轻松与快意;遥望群山起伏,郁郁葱葱的庐山,领会到了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心情。

  记得登庐山那天,我特意买了一个拐杖,以助我把这座人文圣山看遍,我要寻找那个“阡陌纵横,水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我要体味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我要感受那个幽静清邃的白鹿洞书院……我手中的快门不停地响,一幅幅画面尽收眼底。之后,我把这些照片带回老家,带给我那年迈的父亲。

  父亲去年不幸得了癌症,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以前他常说,如有机会,要到九江走走,到庐山看看。那里有他魂牵梦绕的陶渊明,那里有他灵魂的寄托。但九江,对于父亲来说,已是一个今生都不会实现的梦了。我把这些照片,带到了父亲的床头,一张一张地讲给他听,让他看看陶渊明的故乡是怎样的如诗如画?李白所见的庐山瀑布是怎样的大气磅礴?白居易笔下的“花径”又是怎样的曲径通幽?老父亲看着这些照片,异常地激动,情不自禁地和我一起背诵起那些古老的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这些诗词歌赋声中,父亲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充满了活力,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目光。

  看着这些照片,父亲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得到了传承,并通过我们所从事的华文教育事业在海外推广与弘扬。中华文明之光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