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尽一点绵薄之力 牵一线文化之缘
2016年07月25日 09:23

  2016加拿大卡尔加里“中华文化大乐园”出访教学体会

  杭州市天长小学 钟玲

  7月5日,我随着浙江省外侨办“2016中华文化大乐园”出访团来到加拿大卡尔加里进行为期13天的教学访问。

  卡尔加里大乐园的协办方是当地“育丰中文学校”,这所学校有着20年办学历史,1400名注册学生和近60人的教学、管理队伍,在当地口碑很好,深受当地华人的欢迎。本次在育丰学校组织下,共有120余位华裔孩子参与了本次大乐园学习活动。

  近两周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些“根在中国,身在海外”的加拿大华裔孩子因为家庭教育环境与自身学习起点限制,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给国内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这些孩子身上鲜活的故事以及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教师、家长群体身上丰富的经历与故事也触人思考。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在本次教学出访活动中切实经历了“教学相长”的体验与收获。

  【案例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展开海外华裔孩子的中文课程教学”

  我本次教学的课程是“古诗词诵读”。

  国内出发之前准备了“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为主题的古诗教学内容,以理解、诵读的方式学习李白的唐诗、苏轼的宋词以及其它一些“跟月亮有关的中华经典古诗词”。

  但原先预设的安排在第一次课后就全面做了调整。因为实践之后我发现近百分之五六十的孩子对于古诗几乎没有概念,中文文字的学习基础也比较弱;甚至有一小部分孩子不能连贯听懂课堂上的中文教学语言,需要有同学在边上给他做“同声翻译”才能勉强跟上学习节奏。再加上本次学生组成的年龄层跨度又比较大(6-17岁),每个年龄层的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特点又各不相同。因此,要让尽量多的孩子对古诗课感兴趣,就需要调整教学方式。

  不认识中文文字,不了解中国历史,没有学习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低段的1-3个班中选择了用“情趣教学,故事引路”的方式展开古诗词课程学习。把李白的诗歌《古朗月行》幻化成一个富有童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看着“两小儿望月”的教学插图来猜一猜,说一说当时的情景;接着给他们讲月宫里“嫦娥仙女的故事”,借此引出“白玉盘、瑶台镜”指的是什么; 而后再来演一演“两小儿望月”的故事;最后再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古诗。如果还有孩子学习存在困难,就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口型猜古诗”、“上下句接古诗”、“对对碰猜古诗”等方式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对于中高段的孩子,我则选择了“差异教育,沙龙教学”的方式展开课程学习。发现一些在家里已经受到过良好中文教育的孩子,我给他们提供“展示舞台”,请每个孩子上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老师再随机关联其中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内容展开资源分享:如,有孩子分享《游子吟》《回乡偶书》我就跟他们聊什么是“游子”,让他们在一个个古诗意向与故事中体会“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遗憾,告诉他们不管身在何方,记得“常回家看看”;当他们分享《江南可采莲》时,我就跟孩子们在看图赏荷的过程中体会“出淤泥而不染”的中华“莲文化”;当他们分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的时候我们入境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感,并一起来学习、吟诵经典古诗《静夜思》。

  这样的教学调整之后,孩子们学习古诗的效果就比之前好了很多,虽然他们的中文还不是很标准,虽然他们还是不能记住那些“拗口难懂”的古诗,但是,他们会努力去学习,如图所示:还有孩子甚至“别出心裁”用上了“英文注中文”的方式来解读古诗,学习显得比较主动。

  【案例二】“组织海外华裔孩子学习中华知识与文化学习很有必要”

  带着侨办“中华文化教育”任务进行教学出访的我们时刻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要让海外的华裔孩子们在学习课程的基础上对中华历史文化有了解,并产生一定的国家历史与个人身份寻根意识。

  120位孩子,6个教学班,参差不齐的中文学习背景。实际表现如何呢?来看几个教学小片段——

  〖片段一:“清明节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喝酒”〗

  “你们知道清明节中国人一般都要干什么吗?”

  “我知道,大家在一起喝酒。就像春节的时候一样。”

  “你说对了一部分,到了清明节,所有人都会回到老家聚在一起。但不是像春节的时候一样‘欢聚喝酒’,而是一起怀念祭奠自己的祖先与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亲人。”

  〖片段二:“我不知道怎么用中文说月亮的形状”〗

  “孩子们,你晚上看到的天空中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我能比划,但是我不知道中文怎么说?”

  “好吧,你比划一下……”

  眼见这个孩子伸手画了一个大大的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说它是‘圆’的吗?”

  “对的,老师,但有的时候它又不是圆的,它是这样的……”这个孩子又用手比划了一下。

  “哦,那是弯弯的,对吗?”

  〖片段三:“我忘了那是中国的什么地方”〗

  “谁回到过中国?”

  一半左右的孩子举手。

  “你们去过中国哪些地方?”

  “老师,我知道那个地方有很好吃的羊肉,但我不知道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也是。很久以前,我爸爸妈妈带我去过一个地方,有很好看的荷花,但我也忘了那是什么地方。”

  “很久以前?那时你多大?”

  “那时我六岁,现在那我九岁了。”

  “今年你打算回中国吗?”

  “不知道。”

  【案例三】请记得“我们是谁?”

  维尼是育丰中文学校的理事长,今年已经72岁。

  老人家有一次特意到学校载我们出去聚会,路上谈起她的经历、见闻。

  她说她的儿子女儿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代的孩子并不能完全流畅地用中文跟自己交流。

  有一次孩子们看足球赛,中国对加拿大,加拿大赢了。

  孩子们欢呼:“we won!” “we won!” ……

  维尼在边上轻轻问了一句:“who are we?”

  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的外婆,维尼希望自己的外甥、外甥女,以及更多在海外生活的中国孩子,能时刻记得自己的祖籍国,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儿。

  我想,“请记得我们是谁”——这应该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大乐园的活动宗旨吧?

  13天的文化乐园活动眨眼而过,载着满满的体验与收获踏上回程之路,我们希望这一次的出访教学活动能“尽一点绵薄之力,牵一线文化之缘”,能在卡尔加里这些参加学习的孩子们心中播一颗中华文化的种子。若能那样,就已经很好。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