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和字
2010年04月28日 10:08
倪墨炎兄撰有《鲁迅的名、字及其使用》(见2009年12月3日“笔会”),对相关史料作了考述,意在求真,不因事涉琐细而有所忽略,值得一读。作为同好,我也来述说几句,或可作智者千虑一失之补。 关于樟寿与树人的关系,倪文说周作人的忆述“显得混乱”,似乎责之过苛。周遐寿(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记云:鲁迅离乡往南京去进学堂,“一个本家叔祖”为他改名,“觉得子弟进学堂‘当兵’不大好,至少不宜拿出家谱上的本名来,因此就改了名字”。墨炎兄认为是又名树人,而非改名。周作人说樟寿是谱名,我们知道谱名是固定的,上学读书可以用谱名,也可以另有学名;在旧时,学名可以更改。周作人又说鲁迅就读于三味书屋,“‘书名’乃是樟寿”,亦即谓谱名亦用作学名;他到南京报考水师学堂,“本家叔祖”为他另取学名曰树人,称之为改了学名,或说他又名树人,均无不可,周作人没有误记。 周作人又说乃兄改“书名”为树人,“因为典故出于‘百年树人’的话,所以豫才的号仍旧可以使用”,倪文指明“豫才是‘字’不是‘号’”,所言甚是。但接着写道:“鲁迅的号是:‘戛剑生’‘戎马书生’‘会稽山下之平民’等等”。所举的乃是别号,与号有所区分:别号可以自取也可由朋友相赠,而号则必自起,此其一;其二,号尽管!不像字那样在文义上必须与名关合,却也不似别号之随便,倪文所举显系略同于游戏笔墨的别署,理应称之为别号。号大抵只用两个文字,别号因其随便,字数亦随便。东坡居士是苏轼别号,转而为号,只割取前半,人们称之为苏东坡。鲁迅无号,只有别号。 倪文还有一处失慎之言:“中国汉族人常常一生下来,长辈给他取‘名’和‘字’”。名,当然一生下来就由父、祖给他取,字却不然,所谓“幼而名,冠而字”,一般要在冠年有字,未冠而字亦非必无;古礼男子年二十(虚岁)加冠,这一年称作冠岁。未至冠岁则称弱冠,弱者将及也。鲁迅未冠而字,是在总角之年,并非刚生下来就命字,当可知也。 至于鲁迅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下自署谐音字,在通信中使用假名字或以笔名作代替,倪墨炎兄已有详明申述,他的心细如发实堪钦敬,兹不赘言。(王尔龄)
【来源:文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