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神秘文化"初探
2010年06月02日 14:42
古往今来,天门山出现了许多神奇怪异,弥蒙着神秘的氛围,周围数百里父老乡亲,一度视此山为神山,将自己命运与之紧密结合:获得幸运,向天门山作揖;遭遇祸患,向天门山许愿;蒙受冤枉,对天门山叫屈;砍香拜把,指天门山发誓……如此,使天门山具有鲜明的浓厚的神奇个性。究其神奇怪异,大体可分四类:
①仙佛:清虚高危云蒸霞蔚的洞天,孕育出许多仙佛于此栖息,凡人于此成仙的传说。赤松子、鬼谷子这两位神秘人物,有如闪烁在天门山上空的两朵光环,离奇古怪,不可捉摸。他们传说中的作为和留下的遗址,可演绎成两部神奇的电视剧。赤松子是天门山神秘文化的鼻祖。《列仙传》载:“赤松,神农时雨师。”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记载;清道光(永定县志)中亦称“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清同治《直隶澧州志)、《续修永定县志)及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等,都有关于赤松子在天门山炼丹的记载。山上,有赤松山、赤松峰、金水池、丹灶峰、赤松岩,.山下则有赤松村、赤松坪、赤松溪、赤松桥等地名或遗址。袁家界有松子岗,澧水河畔有赤松亭(独峙岩附近)。他的足迹遍及全县。明万历年间,有南岳僧刘喧专程来天门山寻访过赤松子遗迹。明清以来,留下许多吟咏赤松子在天门山炼丹的诗文,其中明代慈利知县叶守礼的《丹灶峰)七绝,发思古幽情,写得清丽秀逸而超脱。诗曰: 悬崖峭壁隔尘寰,上有仙人学炼丹。 父兄皆为责生而自己多次应试落第的清嘉庆文人罗振笏,赋《游赤松山》诗,写他“攀藤跻险到高峰,忘却非仙觅赤松”;“几次欲寻丹灶处,洞门却被白云封。”他出身豪门,舍不得养尊处优的家园,虽欲弃世归山,心不虔诚而觅赤松不得。清代另一文人罗复亦赋《赤松山)诗,他从“昔闻张子房,从此赤松游”中悟出了一条人生哲理:“知足故不辱,知止故不忧”;冷眼看着“扰扰(攘攘)道旁者”,问他们“驾言焉所求”。这些“赤松”诗,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淡泊人生的隐逸情愫。 战国时的鬼谷子,是步赤松子后尘上天门山修炼的又一位似仙非仙名人。他是纵横家鼻祖,苏秦与张仪都是他的门生。天门山西北谷石壁上有鬼谷洞,清道光《永定县志》载,此洞“石室幽邃,下有清流,相传鬼谷子居此学《易》,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一百零三年后的《永定县乡土志》说“洞在天门山绝壁,无路可阶,有樵者误入洞,见壁上画字如篆文,离奇不可辨。欲再往,云气怒涌不可支。归述之人,好事者往寻之,竟路迷不得人。”春秋战国时,鬼谷子背了一部《易经》进了这个洞,面壁苦学,洞壁上写满了甲子篆文,至今犹存。就在这个洞里,他靠《易经》起家,写成了一部《捭阖策》专著,完成了《鬼谷子集》,且练出一手称之为《天门三十六穴量天尺》的“鬼谷神功”,成了北麓官黎坪一带硬气功的鼻祖。所谓捭阖,乃是开合;“捭阖策”便是专门研究在政治上、军事上特别是在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手段搞垮对方的学问,说得露骨一点,就是施展一系列阴谋诡计暗算别人。’全书十四章(一说十二卷),一写完他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以后招收了一些弟子,其中苏秦与张仪原是两个穷光蛋,特别是苏秦,穷得连老婆也看不起他,找他离了婚。可跟鬼谷子学了“捭阖策”后,一个搞合纵,一个搞连横,把世界搅成?锅粥,他俩则从中渔利,双双当了丞相。对于鬼谷子的所作所为及其影响,后人众说纷纭。清道光年间永定县增贡罗光箕在一首《鬼谷洞》诗中,说“先生古洞”中有“篆嵌石壁蚊蛇走,烟冷丹炉虎豹藏,颖水清溪踪孰是,总留通号白云乡”之句,写得很玄乎,叫人摸不着头脑。清同治年间,永定经魁罗福海的《鬼谷洞》诗,风格不同,他是“笑人云深访洞天”的,面对洞前的“桃花流水”,耳边“恍闻钧乐奏”,目睹“瀑泻万峰巅”,进入了一个令人陶醉的美妙境界,而对“道书”、“丹诀”都不感兴趣。只有清嘉庆年间澧州举人龚经济对鬼谷子认识得深刻,他写了一首35句245字的《鬼谷洞》长诗,严肃地批判“捭阉策”离经叛道,是乱世之源。诗中有这么几句: 先生著书十四章,门外乃有苏张客。 忆昔苏秦秘师传,朝候秦宫暮楚阙。 六王各各斗龙兴,群羊都驱入虎穴。 连鸡不飞可奈何,三军泪洒开关血。 亿兆性命一鸿毛,富贵好凭三寸舌。 龚举人认为“衍捭阉策”招“苏张客”“朝秦”“暮楚”“凭三寸舌”驱“羊”“入虎穴”夺走“亿兆性命”而取得“富贵”,乃是极端不义。与其“衍捭阉策”乱世害人,不如“筑室”于此“养拙”以寻“孔颜之乐”。清水定知县赵亨钤的观点又不同,他在《永定县志》中写道:“赤松之丹灶,鬼谷之清流,久为神仙所栖真。选胜探奇,低徊俯仰,应叹古人其往矣,犹幸遗迹之依然。”他肯定了这些遗迹的文化遗产性。见仁见智,鬼谷洞的学问很深。
【来源:张家界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