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紫阳民歌飘四方
2010年06月18日 09:01

  喜怒哀乐皆是歌

  陕南紫阳绿茶飘香,民歌悠扬。民歌的旋律似任河、汉江的流水,轻盈而高亢,婉转而热烈,音符中弹跳起绿色的魂魄。紫阳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民歌之乡” 。

  紫阳是一块文化土壤,历史文化精华沉淀于汉江、任河,天生灵气于山水之间,封存民歌漫出音符,环山而飞扬,行如流水,纯真自然。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便在紫阳河谷阶地垦殖生存,考古掘出一堆石制农具,证明这是古代农业发达的文化堆积层,汉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远古文明的光辉映照紫阳历史与文化。紫阳地处秦岭与巴山的结合部,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任河由南向北汇入汉江。两条河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及东部蒿坪川道。“三山两河一川”尽秀美,先民们在这里创造物质文明,还创造了灿烂的民歌文化。

  紫阳民歌是南北文化相融的产物,移民推动南北文化的交流,南北文化在紫阳碰出生命的火花,独显其特色文化品味。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大移民,南北朝时中原战乱,大量流民涌入秦巴山区。明朝时有流民进入县境。明末清初,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大量南方移民进入县境,还有较少的晋、陇之地的移民也在紫阳定居。紫阳成为神秘的“好望角”,瓦房店是汉江与任河的交汇之地,曾誉为“小汉口”,南北数省相继在这里建立会馆,其中以武昌馆、江西馆、川陕馆最出色,至今还保留着会馆遗址、江南风格的建筑群。江南祖籍的人群还说他们家乡的方言。历史上的战乱加剧了流民大逃亡,相反又促进了移民在紫阳的大开发,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带来了包括民歌在内的先进文化。南北文化在紫阳交汇,潜移默化,互相浸透,逐渐形成了南北合一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紫阳的山歌既有北方的高亢、奔放,又渗入了云贵高原的柔和、轻盈;小调既有江南水乡的婉柔细腻,又飘逸着紫阳的山野气息。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唱腔,勾画出一幅鲜活的生活画面。紫阳人创造了民歌,创造了民歌鲜明的个性风格。

  歌声唤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紫阳民歌分五种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和风俗歌曲。劳动号子随意境场面而定,或热烈奔放,或舒缓悠扬,几乎每一劳动场面都有劳动号子,打夯、打油、抬石……唯有船工号子旋律性最强,古老的汉江、任河曾留下纤夫的歌。山歌最具特色,以内容划分为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和锣鼓草,这山唱,在那山应,粗犷之声在山野里飘逸。小调语言质朴生动,曲调深情优美,情绪细致精微,莫非出自文人手笔?社火活动民歌必然登场,用锣鼓伴奏,唱腔名叫“花鼓子”。挥舞龙灯、狮子,舞狮人见啥唱啥,有兴即发,随心所欲,曲调固定,节奏明快,渲染载歌载舞的热闹氛围。民间风俗歌曲最流行的是《嫁女歌》和《孝歌》,女大当嫁,恨离别难舍分,姐妹们高兴地哭了,母女也哭,边哭边唱,唱嫁女歌,哭得死去活来,直到新娘上了花轿哭声停歌声方止。人老归天,守灵之夜敲丧鼓,三五人绕棺而转,击鼓而唱,唱历朝兴亡更替与妻贤子孝,以歌祭奠亡灵而又劝人为善。人在山里劳作,生息繁衍,封闭的大山挡住了人的视野,但压不住人的情绪。倚山而居,生活靠山,不敢言怒,只有哼唱,渐渐地哼出曲调韵律,哼出了《开山歌》,惊动土地山神,感动玉皇龙王。

  乡野之地,人以歌消愁,以歌传情,酸溜溜的,拐弯抹角的,谈情骂笑皆是歌,喜怒哀乐皆是歌。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