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文盲书法家"
2011年04月08日 15:45
从王羲之、颜真卿到欧阳修、苏轼,哪个书法大家不是满腹诗书的呢?所以,看到吴晓明撰文忆述当代书法家王蘧常先生,说到他晚年少出门,只能从各路来客口中听时事,有一次竟会发问:“某君来讲了一则新闻,说现在搞书法的大多是‘文盲’,难道有这种事吗?”我是猛吃一惊的。 当然,吴晓明解释了,说这大概是社会上有一种激愤之语罢。可能是指现在搞书法的人很少读书,缺乏修养。比如说只知道写“月落乌啼”,偶尔来一首自作诗,就不伦不类,那后面的题跋也半通不通。—— “文盲” 委实还够不上的,但他们又怎么能有脸面招摇过市,而且跻身于历来诗书画相通的书法家之林乎? 须知人家王蘧常即使年过古稀,仍每日读书不倦。有一回躺下后“背诵欧阳修的文章,忘了一句,结果硬是半夜起来,从床底下寻出《欧阳文忠集》,找到那一句,方始安心睡下”。 然而似乎还有更不堪的。不止是不会作诗——那是属于高标准的,就是来个低标准瞧瞧,光是写字,他也要露馅的。张立行在今天《文汇报》上报道,一些书法爱好者就爱仿效书法展览获奖者的作品,取的是快餐式、立竿见影式。以致“千人一面的写法盛行,捂住作者名字,绝对看不出作品与作品之间有什么区别”。前几年还从报上读到有些啼笑皆非的培训班,不知时下收场未?其妙诀在于不教书法基本功,让小学员专攻某两个字或三个字,叫做“少而精,见效快”。这类“两字书家”、“三字圣手”,竟然还常出入荧屏,怪哉。 多点人来热爱传统书法,学得真谛,识得国粹,敢情好。可一哄而上,急速扩容,效果必定可疑。近来了解到各级书协不断“注水”:“目前各协会副主席相当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务理事的数量。不少省级书协副主席起码有10多个。副主席、常务理事的位置不够排,理事数量就相应激增,如理事容量不够,就增设个委员会名额。”眼光盯住势利,这般大员还在乎什么“真谛”? 好事,就慢慢走样了,就是这样可惜! 发展国内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是一件好事。曾几何时,我国首批38名留美MBA归来后,因诸多企业“不知MBA为何物”而大受冷遇,以致有的当传真员,或者当锻铁工,不啻开了一桩国际玩笑!“觉今是而昨非”,20年后的今天,MBA报考者如云,连企业主管也挤出时间攻读,真是历史的进步。 又要叫可惜了。从媒体上看到,国内M BA教育尽管短期内扩及东南西北众多院校,然而其中若干所在,从教材到课程安排、师资力量皆有水份,却是招生招得起劲。根由就在“办班收费甚高”、“利益驱动”,于是招生标准不惜一再降低。掺水的结果,有些毕业生自然名不副实,不受欢迎。 这也算得上老毛病了。一见人家外国的好东西,我们某些人可是“赶时髦”学得快。就是常常顾名失实,哪管它变了形,走了样。“麻将桌边,洋灯代替了蜡烛;法会坛上,镁光照出了喇嘛;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吗?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我们是不是多少沾染了鲁迅当年嘲讽过的习气呢? 好事情,一定要办好。值其萌芽阶段,缺钱缺物都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从事,无会变有,幼芽会长成大树。怕就怕不认真,不树立严肃的科学态度。那是会使一切好名堂——不分洋与土,都异化了的。
【来源:中华五千年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