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源话
2011年08月10日 10:01
秋高稻熟,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蟹文化史,书中梳理了中国人对螃蟹的认识和历史,搜集了许多关于螃蟹的民间故事,让读者获得食蟹、识蟹、咏蟹的种种知识。 蟹是由天下第一吃蟹人巴解而得名 相传在大禹治水时,有个叫巴解的督工,带领一批兵丁和民工到阳澄湖边开挖海口河道,遭到了成千上万只“夹人虫”的袭击,多数兵丁和民工被夹伤,有的甚至被夹致死。 为了对付可怕的夹人虫,巴解叫民工筑一土城,城边挖好围沟,一到天黑燃起火堆,并在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一来,一批批跌入沟里烫死了。 巴解随手拿起一只被烫死的夹人虫仔细看,忽然闻到一股香味,把夹人虫硬壳打开再一闻,香味更浓。于是,他大着胆子吃了一口,觉得味道鲜美。大家见巴解吃得津津有味,也跟着吃起来,味道果然好。从此,夹人虫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吃夹人虫的第一个人是巴解。大家把解字下面加个虫字,取名为“蟹”,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巴解在阳澄湖边治水有功,大禹皇帝封他为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土城的北边造了一座巴王庙,这土城就叫巴城。新近在那里还建立了“天下第一吃蟹人——巴解”纪念碑。(成载《天下第一吃蟹人》) 巴城是昆山北边的一个水乡古镇,位于阳澄湖东岸,境内五湖环抱,河塘纵横交叉。相传大禹治水之后,曾封巴王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为御南方越国和北方附楚淮夷的侵扰,在东吴地区筑了12座城,其中之一就以巴王的姓而称为“巴城”,因此自巴城建制至今已有了4000年的历史。 阳澄湖方圆120华里,周围是星罗棋布的湖荡,自古以螃蟹湖闻名,所产螃蟹又多又大,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又丰腴又鲜美。到了近代,特别是民国年间,濒临阳澄湖的巴城,就成了大闸蟹的集散地,一到霜秋,车来船往,川流不息,每天约有四五吨的阳澄湖大闸蟹供给四面八方,因此更加鹊声遐迩。 蟹脐何以称董卓? 蟹脐,即蟹的腹部,现今的动物书上称它为腹甲,贴到了头胸甲的腹面,可以闭合,为识别雌雄的标志:“今人辨蟹,以长脐为雄,团脐者为雌”。 为什么把蟹脐称为董卓脐呢?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明·徐渭《题画蟹》) 意思是:秋高稻熟,江村蟹肥,双螯如戟,挺立在青泥之上,别看它一副威风凛凛、凶凶巴巴的样子,如果把它翻过身来,画到纸上,却见到了圆圆的、鼓鼓的像董卓一般的脐,是个坏透顶的家伙。 据《后汉书》载:吕布持戟杀了董卓后,“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燃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这个坏透顶的家伙,身体极胖极肥,肚脐又大又圆,大热天里脂膏直往外流淌,守尸的小吏就在他的肚脐眼上点起了一盏几天都不熄光亮的灯。当然,把蟹脐称为董卓脐,不只是形似,更主要的是寄寓着诗人的鄙夷,既是对螃蟹腹脐的鄙夷,更是对董卓横行霸道的鄙夷。蟹脐这东西,就像《红楼梦》里所言,丢得满桌子都是,是谁也不屑一顾的,它犹如历史上没有好下场的董卓,被人嗤之以鼻。 倘若联系诗人徐渭所处的社会背景看,他的这幅蟹画,不是画它的背壳,而是画它的腹脐,其画其诗,还有现实的寓意。当时朝廷里有个奸臣叫严嵩,揽权贪贿,专横跋扈,其德性酷似董卓。徐渭翻过来画蟹,并在诗里称它为董卓脐,乃是用心良苦的指桑骂槐:别看你耀武扬威,你坏心坏肚,必将落得个与董卓一样的下场! 螃蟹背壳上哪来的马蹄印? 螃蟹背壳,似圆若方,一眼瞄去,像蹄,特别是背壳上的凹凸,又似蹄印,于是南方说它是水牛的蹄印,北方就说它是马的蹄印。 这马蹄印哪来的呢?有一个民间故事说: 相传北宋年间,在渤海湾金钟河口的金沙滩,宋军与北国的辽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忠义骁勇的杨家虎将之一——杨七郎杀出重围,又累又饿又渴,从马背上栽了下来,昏倒在金钟河口的大海边上。 杨七郎的坐骑是匹宝马,日行千里,并通人性,它用前蹄在沙滩上刨出一个小土坑,里面渗出了甜水,杨七郎喝了甜水,精神来了。此时辽兵追过来,他赶紧翻身上马,抬头一看,一面是无边的大海,一面是足有几十丈宽的金钟河口,他心一横,要跃马与辽兵拼个鱼死网破。哪知道,不管怎么抖动马缰绳,马就是不动,突然,前蹄扬起,高声嘶鸣,向后一转,杨七郎一瞅,怔住了:只见金钟河口的水面上,这时已聚集起厚厚一层螃蟹,你挤我,我压你,搭起了一座蟹的浮桥,杨七郎大喜,策马从蟹桥上飞驰而过,等辽兵追到河边时,蟹都沉了下去,一个都不剩,只能干瞪眼。 从此之后,金钟河口的渔家捉到的螃蟹,发现背壳上都盖着个马蹄印。据说,这马蹄印,就是当年宝马为搭救忠心爱国的杨七郎,通过蟹桥时踩出来的。 杨家将的故事在南宋就已流传深广,到明代中叶出现了演义小说,而民间创造的蟹桥故事,让忠勇的杨家将策马过蟹桥,从而摆脱敌人的追兵,用神话思维写出了动物的侠义心肠。而螃蟹背壳上的马蹄印,是被杨七郎宝马过蟹桥时踩出来的这一神来之笔,更使故事焕发出一道动人的光彩。 蟹壳里怎么躲进了“法海和尚”? 螃蟹壳里有个圆锥形的胃,胃里有个角质化的咀嚼器,俗称胃磨,在肌肉的收缩下可以转动,磨碎囫囵吞枣装到胃里的食物。这胃磨,乍看犹如一个打坐的和尚,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黄褐色,头上一圈发黑,像似削发后的圆顶,民间说它就是躲在里头避祸的法海和尚。 法海和尚为什么要躲进蟹壳里避祸呢? 一种说法是为了逃避玉皇大帝的拿办。这不仅引起了田夫野老、蚕妇村氓的人怨,而且也引起了天怒: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最终逃到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 另一种说法是法海为了躲避青青的追杀。青青誓为白蛇娘娘复仇,就去雁荡山练功,凡经九易寒暑,去寻法海对敌,都被战败,又苦学三年,再去敌斗法海,这次: 法海斗不过她,想要逃命又被大江阻隔,既无船又无桥可以渡过。最后,他只得逃到螃蟹的肚子里去躲避一死。青青知道法海进了蟹壳,便在蟹壳上面用剑画了几道纹路把他禁锢在里面,让他永远不得出来,像他用雷峰塔镇压白娘子一样。(袁珂《神异篇》) 自法海和尚躲进了蟹壳之后,又派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由来的说法:例如螃蟹为什么横爬?那是因为横行霸道的法海躲进去了的缘故。螃蟹为什么吐沫?那是因为法海被封锁在里面出不来,气得直吐白沫的缘故;或者说那是法海在蟹腹里念经,急着想出来的缘故。 蟹内贴壳处怎么有了一层黑膜? 吃螃蟹的时候,无论是蟹筐还是腿脚等贴壳的地方,常常会看到一层或淡或深的黑膜,在民间故事里也有一个它的来历: 明代有个“吴门画派”的开派大家沈周,12岁那年,跟着祖父到吴县、昆山、常熟交界处的阳澄湖西岸的一个小村里种田。这里青山绿水,风光旖旎,他被迷住了。有一次,他对祖父说:“你看,虞山仿佛是一位美女神,一天要换72套衣裳,太阳一出,她涂上了胭脂,日头三丈高的时候,她又披上锦绣长裙,百看不厌,我要把她画出来呢!” 沈周真的画了起来。祖父看他鸡叫起身,天黑回家,就给他在湖边搭了个草棚,挡风遮雨,又搬来一方大青石,暂当纸用。沈周就手执羊毫,对着山水,在石上画画,画了洗,洗了画,天长日久,一块平整的青石板,揩出了一个凹肚脐,洗笔洗砚的地方,水也变得黑黑的。 那辰光,黑墨是用糯米糅合起来做成的,香味扑鼻。阳澄湖里的大闸蟹,迎着小草棚里的灯光,随着水里飘荡的香味,找这墨汁吃,吃着吃着,时间一长,蟹壳肚里就染上了一层墨渍。 沈周(1427-1509),长州(今苏州)人,出身世家,淡泊名利,画画笔丰墨健,为一代宗师。故事由他的勤学苦练,带出了螃蟹肚内一层黑膜的来历,将记实与想象捏合在一起,让人颇感可信。 关公蟹的由来 关公蟹,我国先前称为鬼状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背壳如鬼状者,眉目口鼻分布明白”;宋·洪迈《夷坚志》说,“蟹卷内刻一鬼,毛发森立,怪恶可怖”……到了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方有“关公蟹”的称呼。这类海蟹,背壳呈梯形,表面凹凸,轮廓分明,一如鬼脸或关公的面部,因而得名。 怎么得来的呢?民间有个传说: 关公失了荆州,丢了性命,咽不下这口气,便骑上赤免马,手拿偃月刀,直奔南天门,要找玉皇大帝评理。谁知,被守门的巨灵神拦住,双方争执起来。经过的东海龙王便上前劝解,关公骂它“老瘟龙”。于是,龙王说他生前狂妄,死后自大,巨灵神说他先前骄傲,死后自满。关公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便要和看门的“小卒儿”比试。 巨灵神说:“如果我败了,你直进南天门,我自听玉皇发落。”关公说:“我若败了,到东海变只鱼虾,永不上天。”龙王说:“你若败了,就到我东海里当蟹将。”接着一个用偃月刀,一个用铜锤,你来我往,斗了几十个回合。冷不防,一锤打中了赤兔马的后腿,马一跳,把关公颠了下来。东海龙王扶起关公说:“你生性恃功骄傲,目空一切,又不引以为戒,焉有不败之理?”红脸关公气得成了紫脸关公,一言不发,叹了口气,一头跳进了东海。 渔夫收网,发现了过去没有见过的蟹:背壳的纹路活像人脸,一副眉毛紧锁着,一双眼睛微闭着,还有额头、下巴、颊腮、鼻子,红殷殷略带紫色,越看越像关帝庙里供奉的关公神像,于是便管它叫“关公蟹”。 关公,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子同样隆重的祭礼。然而,这个民间故事,却突出了关公性格的弱点,并说他死后变成了东海的蟹将——关公蟹。一方面是因为关公“面如重枣,唇若涂朱,丹凤眼,卧蚕眉”的长相,与这类螃蟹相似;一方面也透出了人民群众对关公自高自大自满自狂以致失了荆州的不满。大家都没有见过鬼,十个人心里的鬼便会有十种形象,然而,关公的相貌,书里写着,庙里供着,有一个共同的印象,于是,自“关公蟹”的名称一出,便被接纳,取代了原先“鬼状蟹”的名称,由来之说也使人颇感兴味。(来源:文汇报 摘自《说蟹》)
【来源:中国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