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文物中的蛇:壮族与岭南汉人的蛇母崇拜
2013年02月04日 15:01

  岭南是商周时期“瓯”、“桂国”、“九菌”故地,周汉时代为“西瓯”、“骆越”及“裸国”等百越支系,汉晋以来为“乌浒蛮”、“乌蛮”、“俚僚”、“俚蛮”、“峒僚”,宋元以后为“僮”,即现今壮侗语族的壮、侗、水、布依、黎等民族文化。壮侗语族各族群大多保留深厚的蛇神崇拜文化,与壮侗语族民族史关系密切的岭南“汉民”的蛇神文化同出一辙。

  广西武鸣、上林、马山、宾阳一带的大明山地壮族社会,流传着一个龙母传说,说遥远的古代,大明山里住着一位贫穷的老婆婆,她在进山采集野菜的路上救起了一只快死小虫,并像亲生儿子一样把小虫抚养成一只可爱的小龙,称为“独龙”。独龙越长越大,养母的茅棚都不够住了,她就告诉独龙只有切掉一段小尾巴才不会越来越长,剪了尾巴的独龙在壮语里称为“特吉”。特吉的尾巴不再加长,身体却仍然越长越大,养母终于养不起要放它自己谋生,特吉呼啸一声变成一只腾空巨龙飞向深潭龙宫。养母死后,特吉将她葬在龙头山顶的一座高冢,每年都夹带着一阵风雨前来祭祀龙母。迄今,在大明山地的武鸣、上林、马山、宾阳等县,都分布大量的龙母村和龙母庙,其中武鸣县两江镇的旧龙母屯还保留一尊明代以前的石雕蛇头图腾石,突显龙母文化的蛇图腾性质。

  广东“汉民”社会也是“龙母”崇拜的繁盛区,德庆西江与悦城河交汇处的“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唐代以前,甚至被认为是岭南地区最古老的龙母庙。据悦城龙母传说,秦始皇时悦城河、西江与绛水河交汇处住着一位老渔翁,有一天他救起了西江上游漂来的木盆里的一位女婴,并将其抚养成人。一日她在西江边上浣衣时在河滩上捧回一个巨卵,回家放在一个陶罐内孵化出五条小蛇,她就将小蛇养在程溪(即悦城河)中,原来她捧回的是龙蛋,五条小蛇是五龙子,她就常与水中游动的五龙子像母子一样相处,她因此被称为“龙母”。某日龙母在河边剖鱼时不慎误割五龙子的尾巴,五龙子就遁迹溪中,多年后重新游回的五龙子满身鳞光、蟠腾江中,与龙母亲密如故,母子扶危济困于西江两岸。龙母死后葬在悦城东岸,五龙子遂在江中掀波作浪、堆沙移坟至东岸的龙珠宝地,后人再设立祠庙祭祀。

  广东“汉民”社会与广西大明山壮族社会“龙母”信仰高度一致,传说故事稍有差异,但都说“龙母”是蛇的养母,因此水神“龙母”实际上就是“蛇母”、是一种蛇神。遗迹遍及岭南,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西江流域的龙母庙就有352座,龙母行宫更多,大凡江河要冲和出海口处都有龙母庙。龙母是岭南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壮、汉各族人民共同崇拜的至高无上的女神、水神,标明岭南壮、“汉”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源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岭南的汉民社会文化与史前上古土著文化的关系,岭南“汉民”实际上是汉化的越人或土著化的汉人。(来源:《南方文物》2010年2期第89~102页/作者:吴春明 王樱)

【来源:新浪文化】